博爱人才招聘-博爱兼职-博爱职场资讯-博爱人才网

博爱人才招聘-博爱兼职-博爱职场资讯-博爱人才网

http://www.boairc.com

菜单导航

写给年轻的职场人:不要停继续跑

作者: 博爱 发布时间: 2019年09月07日 14:06:14
写在前面 最近收到不少学生小伙伴的问题,要么是职业选择的困惑,要么是学历差距的困惑,要么是即将涉足职场潜在的各种担心。

我不同意很多人把职场比做「丛林」,推崇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。

但有一点是真实存在的: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们,学校的时间需要你珍惜,一旦走出校园,你们面临的环境将截然不同。简单的说,你会发现,很多事情的逻辑,和学校里的逻辑不再完全一致,甚至相反。

不要着急,也别急着给自己贴上「迷茫」的标签。

我分享一些身边的故事,或许能给你一些借鉴。

写给年轻的职场人:不要停继续跑









我这一代接受的普遍教育是:

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,过去了前途光明,过不去就很糟糕。

其实,个人发展是漫长的马拉松,高考只是个节点,在这个点领先固然好,在这一段落后也不代表就输定了。

重要的是要一直跑,不要停下脚步

刨掉部分天才,大部分普通人是容易满足的,一旦停下脚步,就算同龄人追不上,年轻人会追上。

公司里,我用过太多的90后小伙伴做实习生,我很清楚,这波小伙伴比我10多年前要出色得多。

看清这一点后,我强迫30好几的自己,尝试新鲜事物,从2010年的微博官方账号,到2013年的微信公众号,到去年的知乎,我很清楚,我不尝试新事物,我就会被年轻一代给KO出场。

我夏天的时候招了一个实习生,她双非二本,人也很内向,但很诚恳很好学;本来因为她PS技能一般,我还挺犹豫的。

招来后没几天,姑娘的PS技能突飞猛进,让我刮目相看,我意识到年轻人的成长速度可以这么快。她被欧莱雅录取做市场,做营销的大多知道,这种快销品化妆品的市场部,前途无量。

很多小伙伴在live和值乎里问我:

我大学不行,我未来怎么办? 我想说的是:无论你现在是985,还是双非,还是大专,只是你现在的状态;它不代表你的未来,人生这局棋刚刚进入中盘,你的未来还在你手里。

只要你一直跑,别停下。

写给年轻的职场人:不要停继续跑

写给年轻的职场人:不要停继续跑








它让你扩大眼界了解职场。

而且频繁换工作岗位,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不大:大学生三个月换一家公司/行业/城市实习难度不大,写在简历里还是加分。

但是对于职场人来说,跨行业跨城市可不是那么容易的,常常面试或者跳槽也会让雇主担心自己不够稳定,职场人往往只能通过行业活动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。

2.职场背书

好的企业,可以为你毕业后求职提供背书。

举一个我们咨询行业的例子:你在麦肯锡实习过,那大概率波士顿和贝恩会考虑录用你,二线咨询公司更不用说了,本土咨询公司也很可能蜂拥而至。

实习找大公司,不仅是因为大公司能让我们学到更多东西,更重要的是大公司带来的背书,很多企业在招人时,不是找最合适的,而是找最安全的选择,你的大公司背书,对招人的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安全。

补充讲一点学生小伙伴们常有的误区:不要等到快毕业或者寒暑假再实习

有小伙伴问我:

你们招寒暑假实习生吗? 是的,我们招假期实习生。但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。

大部分公司,每天都在招实习生。作为需求方,你们放假与否我们是不关心的。须知,寒暑假无数同学出来找实习了,我们企业只会是更加挑剔了。相反在大多数童鞋回去备考或者刚开学的时候,就会出现实习生荒,那个时候你在一流企业赢得实习岗位的几率要高很多。所以实习千万别等寒暑假和海量同学去拼破头,随时可以立即开始。

写给年轻的职场人:不要停继续跑

别给自己设限 我是读英文系的,每次跳槽我妈都会问:

新公司能用上英语吗?新公司有老外吗?不要把本专业浪费了。 她是53年出生的人,这种思维很正常。但也有93年的小伙伴问出类似的问题:

我是XX专业的,现在公司里用不上我本专业的内容,我是不是应该辞职? 我再细问几句,发现其实她挺喜欢这份工作,就是纠结和专业的关系从此断了

这不是作吗?

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选择,首先要看的是自己的热情,是不是愿意把这份工作作为一生的发展方向;它是不是你的梦想,能不能和你家男神/女神一样,在每天早上把你愉快的从被窝里吻起来。

很多职场的能力和知识,和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距离太大,并帮不上太多忙。

但只要上心努力,1-2年能入门,5年就是专家,8年以上就是大咖,只要投入精力,找对办法,一定能学好。

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,高中毕业哪里懂得选专业啊(是不是?生物工程系的童鞋们麻烦举手示意一下),听说哪专业热门,就选哪个。

大学四年也没怎么学到职场技能,说得不好听一点,约等于沉没成本。大学毕业找工作往往是个纠错的过程。

毕竟公司的大多数岗位用人看能力看态度,很少看你是哪个系的,传统来说,美世留用的应该是读人力资源和保险专业(我们有员工福利业务)的童鞋居多,但是如今社会科学,哲学,英文系毕业的小伙伴,美世一抓一大把。

招应届生时更看重的是学校学历和实习经历,有些小伙伴会说:

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很牛哦 抱歉,除非面试官是你校友,否则很可能不知道。你千万别当HR是一站到底的战神,啥都知道一点。

以我个人来说,我招的小伙伴读啥专业的我根本记不住,但学校我通常印象很深。

分享过一个90后小伙伴的故事










写在最后 走入职场有很多需要重新适应的地方,很多需要重新学习的领域。

你可能会焦虑,可能会紧张,这很正常。

但你须知,你们一定会比我们这些前浪更出色,这是历史潮流,虽然我们不一定是被你们拍死在沙滩上的。

年轻的你们有最大的资本,是你们生在互联网时代,你们的学习成本最低。

谁的资本比你们更大?比你们还年轻的小一辈。

所以三别送给大家:

别停下,继续跑,否则会被赶超;


别害怕,勇敢尝试职场的体验;


别设限,你的未来有无限可能。

本文地址:/news/120.html
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