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出有深度的问题,这3招就够了
作者: 博爱
发布时间: 2019年09月09日 10:29:17
你提得出问题吗?
◆ 开完会,老板问还有没有问题,脑子里搜索一通,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。
可一起开会的同事接连跟老板澄清了好几个地方,更汗颜的是他澄清的这些也正是我要知道的。
◆ 听完课,老师问有没有问题,扫了一眼笔记,发现记得挺多的,没啥问题呀。
可一起听课的同学一连串地抛出了好多问题,更要命的是这些问题我一个都解答不了。
◆ 好不容易有几次,感觉有想问的问题了,但又怎么都理不清头绪,怕问出来丢人,就忍着没问。
以上的这些场景,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?
即使有的话也没关系,知道了为什么提不出问题的3个根源后,你不仅能提出问题,还能提出好问题。
02
根源二:缺乏框架
提不出问题的第二个根源是缺乏框架。
没有框架,在接受任务时,就没办法第一时间反应过来,老板传递的信息是否有遗漏或模糊不清的地方?
没有框架,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,就没办法知道老师讲授的内容是否有缺失?已讲授的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是否有冲突?
最终表现出来的情况就是提不出问题。
其实,只要你熟练掌握5W2H—— why,what,who,when,where,how,how much/many ——每次开完会老板问还有没有问题的时候,你都会有问题,因为能一次性将这7个要素都讲得清清楚楚的老板实在罕见。
同样,如果你构建了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,你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都会有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:
① 填不进来;
③ 跟已有内容冲突。
比如,关于思维你构建了如下的知识体系框架(回复1010,查看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)。
▲ 关于思维的知识体系框架
当你在学习某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资料时,你就有3个问题产生了:
① 填不进来:这个创新思维如何填充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呢?
② 填充有留白:这份创新思维的资料为什么只讲了发散思维的内容,没有收敛思维的内容呢?
③ 跟已有内容冲突:这份创新思维资料中的六顶思考帽,到底是属于水平思维,还是发散思维呢?
你看,如果你有了自己的框架,自然就可以提出各种好问题了。
04
来个小结
提不出问题,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,它背后反映的是不懂假设、缺乏框架、不会表达。
对策其实也很简单。
首先,你要知道任何理论、工具、方法、经验都只有在特定的假设或前提条件下才有效用,因此你要问自己是否知道它们的假设或前提条件,这是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。
其次,你要有自己的框架库,每当你接到任务或学习新知识时,就可以跟你自己的框架比对,遗漏或不一致的地方就是你要提问的问题。
最后,你还要会“结论先行”、“讲三点”的表达方式,这样就能将问题提问得更为清晰。